曹德旺走下“铁王座”的背后,是另一个“玻璃大王”的崛起

编辑:admin 日期:2023-03-24 10:56:53 / 人气:

在中国玻璃行业——福耀玻璃可以说是赫赫有名,不仅仅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更是中国汽车玻璃行业的领头羊,为中国玻璃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可以说提起玻璃,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企业——福耀玻璃。但是在2022年这一切发生了短暂的改变,“信义玻璃”低调上位,而信义玻璃的创始人李贤义也被众人所熟知。
许多人可能头脑发懵,李贤义是谁?这个信义玻璃又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为什么很少听到信义玻璃企业呢?
1500亿商业帝国,强大又心思缜密的操盘手李贤义。


玻璃大王易主
玻璃大王易主业内人士或许清楚一些消息,“信义玻璃”其实早就在慢慢反超福耀玻璃了,但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贤义又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公众极少见到他出面公众场合?
同大家所熟知的曹德旺一般,李贤义也是福建老乡。二人相同的都是白手起家,农村出身,一点一滴一步一步打拼到了今天。


在李贤义还是一个15岁的小伙子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为了家里的生计开始四处奔走了,从农村最基础的搬运石灰,水泥袋,甚至是瓦匠泥工他都会去做,在他认为只要能赚到钱养活自己的家里人,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可以说李贤义承接了老一辈福建人能吃苦的优点,李贤义就这样在极端苦累的日子里坚持了五六年。终于在李贤义20岁出头的年纪迎来了一个不小的转机。


当时是1972年,村子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李贤义因为能吃苦表现优异被大队书记分配到了一个好的职位,给村子里开拖拉机运送搬运一些东西。
对于当时的李贤义来说这可以是个钱多又简单的工作!毫不犹豫的他就接受了这份差事。
忙忙碌碌中李贤义又在这个拖拉机司机的位置上又呆了六七年的时间,岁月的苍老一时间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可能没有出路了,也许他一辈子就只能在拖拉机上消磨掉了。


但是时代永远不会亏待肯动脑子肯动手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李贤义发现了商机。大家都知道79年改革开放,万物复苏,祖国大地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李贤义发现自己的人生还有其他的出路,拖拉机司机不应该成为自己人生的终点。
李贤义长时间在村子里开拖拉机,他深刻的知道一个拖拉机对一个村子意味着什么,搬运货物运输货物都离不开一个好用的拖拉机,所以为何不趁着现在买一个自己的拖拉机用来盈利呢?
说干就干,李贤义虽然自己的钱不够用,但是自己出色的沟通能力使得他说服了自己亲友入股自己的拖拉机,只要在农闲的时候运输货物,农忙的时候下地里面干活,一定很快就可以收回拖拉机的成本。


“如果真的赚到钱也不会有分红!”
“我们要用赚到的钱继续买新的拖拉机!”
“我们是合作伙伴,一定要互相信任!”
这是李贤义与自己的合作伙伴的约法三章,就这样,随着李贤义与自己的伙伴不间断的努力,他们终于在第三年实现了盈利,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车队,甚至开始揽运一些长途的运输业务。


随着李贤义一伙人做业务的时间越来越久,李贤义的眼光越来越独到,他发现现在的小汽车越来越多,司机身兼多职,必须要会修理以及 判断车身出了什么问题。这时候一个相适配的修理厂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这个发现让李贤义再次实现了阶级跨越,李贤义决定去香港办厂,仅仅两年半,李贤义一伙人在香港的小型汽车修理厂就实现了盈利,不但赚的盆满钵满,甚至还发展了几十名员工。


创业——初入玻璃行业
心思敏锐的李贤义发现,汽车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而自己的前半辈子都在与汽车打交道,想要再次创业也必须要从车上寻找契机。
“玻璃,玻璃是汽车不可切割的一部分。”
李贤义很快发现了盲点,当时国内的玻璃制造业仍然是一片空白,几乎都是国外进口的玻璃,价格高昂不说,还要看别人脸色。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有自己的玻璃企业呢?”


李贤义的发现让一行人欣喜若狂。就这样他们投资建立了一家玻璃生产企业,从根本上解决玻璃依赖国外进口的困境,打造自己的玻璃帝国。
皇天不负有心人,1985年,深圳的发展步入了黄金期,贴近香港的罗湖口岸已经成为了黄金地段。恰好朋友邀请李贤义去深圳观望。
刚到深圳李贤义就被这遍地火热的场景吸引到了,成百上千的投资者在深圳设立工厂投资发展。几乎第一时间李贤义就决定了,一定要在深圳扎根发展自己的玻璃行业。


就这样,李贤义决定在当时破烂不堪的深圳横岗投资建厂,虽然条件艰苦,吃住都不容易。但是李贤义还是义无反顾的把厂子建在了这里。
1988年,信义玻璃在深圳建成了,整整3W多平的大厂子,一时间李贤义甚至有些恍惚,“想想曾经自己还是一个拖拉机司机,我甚至以为自己的后半辈子就跟着拖拉机过日子了”


虽然李贤义500多W投资建厂成功了,但是这只是信义玻璃发展的第一步,从技术到工人到吃住每一件事都让李贤义操碎了心。
深圳本身就在广东境内又属于珠三角,常年气候高热,有时候工人只是在车间呆了十分钟就满头大汗。李贤义看在眼里难受在心里,没办法,再苦再难也要咬着牙挺过初期。
最让李贤义犯难的还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本以为汽车玻璃技术含量没那么高,但是仅仅是偶尔的设备故障就让他吃了苦头,临时抽调的初级技工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李贤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1995年,李贤义满身伤痕的终于把信义玻璃这个亲孩子带大了,信义玻璃已经成为了行业内数一数二的玻璃企业。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扩张,原来3W多平的厂房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李贤义决定扩张新的厂子。
如同第一次的选址一般,李贤义再次看中了狼藉的228工业区,虽然同时横岗,但是此时228还是一片狼藉的模样。甚至道路都无法通车。
李贤义当机立断,决定先修路在建厂房和写字楼,就这样李贤义在228厂区修造了现在仍然存在的著名的“信义路”


变故与机遇
信义玻璃的发展一定是与228工业区离不开的,从李贤义修建“信义路”开始,信义玻璃就扎根在了228工业区,也走向了全世界。
此时因为国内玻璃厂商的增多,福耀玻璃的抢占市场,李贤义率先把目光聚焦到了国外市场上。
“国内竞争对手压榨了生存空间,那就着眼于国外市场也不是不可以!”


李贤义立马推进了信义玻璃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依靠着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过硬的技术素质,信义玻璃在国际市场收到了一片好评。短短几年时间里,信义玻璃已经销往了数百个国家,哪怕是美国欧哲加拿大这样的大国也有信义玻璃的身影。
但完事没有一帆风顺,很快信义玻璃便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硬仗打。
“美国和加拿大统一认定信义玻璃存在到岸价格低于自己本身的出厂价格的情况,于是两国提出了对信义玻璃的反倾销,加收了百分之10-120的反倾销税。”


此举只是为了限制信义玻璃的发展么?其实不止是信义玻璃,还包括了福耀玻璃在内的其他13家中国玻璃企业,几乎都是行业内的顶尖玻璃出口商。
在国内玻璃企业收到消息以后,都在愤怒美国和加拿大的做法不厚道,哪有厂家低于成本价售卖自己产品的?我们都是傻子吗?
面对美国加拿大的不厚道的行为,信义玻璃知道自己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只是怨天尤人改变不了任何事。


包括信义玻璃在内的十几家中国玻璃企业纷纷决定,应诉!在国家部门的牵头和帮助下,几家公司都在自己内部成立了反倾销小组,全方面的收集自身产品的价格收集取证的资料用以应对美国方面的起诉。
最后几家公司提交的文件足足有200多斤重,经过有关部门的严格把关以及考量下,发出了声明——信义玻璃以及其他中国玻璃出口企业并没有存在倾销行为,反而是美方加方的指控不属实,中方的企业属于正当国际贸易行为。


反倾销案的胜利不仅仅是给信义玻璃打了一个声名在外的广告,同样也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了全世界!而国内出口企业也明白了一个国际生存法则——只要你的产品质量过硬,诚信经营不投机倒把,哪怕是面对国家机构的恶意控诉依然能够找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因为反倾销案的影响,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打出了声誉,无数厂家来到中国寻求订单,信义玻璃同样因此收获了许多大客户,互相合作成为了合作伙伴。
也是自此而始,信义玻璃不再是国内的一个小厂商,成为了出口量达到了百分之70的大型玻璃出口技术性企业。


相比于福耀玻璃主营国内市场,信义玻璃不断摸索,逐渐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了光伏玻璃甚至能源产业,形成了自己的庞大帝国,最终在05年成功将信义玻璃上市。
此时信义玻璃成为了国内唯一能与福耀玻璃抗衡的玻璃企业。
2021年李贤义身价总值达到了674亿元,远超过了曹德旺,成为了铁王座上名副其实的玻璃大王,超过了老对手曹德旺!


结语
信义玻璃的发展让人难以想象,从一个拖拉机司机摇身一变成为了1500亿的商业帝国掌权人。正如李贤义所说“我曾经以为自己后半辈子会和拖拉机过日子。”但是靠着自己敢打敢拼的性子不断发现商机跟上了时代的脚印,实现了真正的阶级跨越。
无论是信义玻璃还是福耀玻璃,其实都是中国的企业,谁是玻璃大王也罢,其实最重要的仍然是将中国制造推向国际,让中国制造和国际相接壤,把中国制造打造成一个中国独有的名片。

现在致电 0451-2345543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